2025 年上半年,库卡机器人(KUKA)在核心配件领域实现突破性发展,通过控制系统革新、本土化产能提升及行业定制方案升级,构建起覆盖机器人全生命周期的配件生态体系。依托顺德智能制造基地 85% 的核心零部件本地化率,库卡配件业务不仅支撑起 "30 分钟下线一台机器人" 的高效产能,更以技术创新为新能源汽车、半导体等高端制造领域提供关键支撑,成为集团机器人与自动化业务同比增长 8.33% 的重要推动力。
核心控制配件:AI 与硬件深度融合
库卡上半年推出的 KR C5 Micro-2 控制器成为智能配件体系的核心枢纽,该控制器搭载德州仪器 TDA4x 芯片,采用紧凑可堆叠设计,空间利用率提升 40%,同时支持多路 2D/3D 视觉数据并行处理。在与 iiQKA.OS2 操作系统的协同下,该控制器实现 2000 种工艺参数的实时优化,配合 TrueMove 运动控制算法,使机器人路径精度控制在 ±0.02mm 范围内,完美适配 3C 电子行业的精密装配需求。
在小鹏汽车焊接车间的应用中,配备 KR C5 Micro-2 控制器的机器人生产线通过 10 台点焊 + 4 台 SPR 焊接机器人的协同布局,实现每 46 秒完成一辆白车身焊接的高效节拍。控制器内置的 AI 视觉引导系统可自动补偿焊接变形,使焊点合格率稳定在 99.8% 以上,助力库卡荣获小鹏汽车 "商务伙伴奖"。库卡数字业务事业部负责人表示,新一代控制系统将机器人响应速度提升 30%,而能耗降低 15%,重新定义了汽车制造的效率标准。
本土化配件产能:供应链韧性全面提升
顺德智能制造科技园已建成国内最完整的机器人配件产业链,其中伺服电机、减速器、控制器等核心部件实现全本地化生产。2025 年第二季度,园区新增的波纹管生产线实现 KR210 机器人专用聚酰胺波纹管量产,该配件通过 500 万次弯曲测试认证,内径 Φ70mm 的精准尺寸确保与 A1-A6 轴完美适配,较进口产品成本降低 25%。
针对亚太市场需求定制的 KMP 1500i 移动机器人配件套件成为本土化典范,其激光 SLAM 导航模块、1500kg 负载顶升机构均实现本地研发生产。通过引入 23 家核心配件供应商入驻园区,库卡将配件交货周期从 6 周缩短至 2 周,库存周转率提升 50%。库卡中国营运总监陈峰透露:"本地化配件不仅使生产成本降低 30%,更能快速响应客户定制需求,这是我们在中国市场份额提升至 9.4% 的关键。"
行业定制配件:精准匹配高端制造需求
在新能源电池制造领域,库卡推出的电源模组装配线专用配件套件备受关注。该套件包含高精度力控传感器、防爆型伺服驱动单元(MBDHT2510CA1)及食品级润滑脂(KUKA.Optitemp G),整套方案使装配自动化率提升至 87%,整线节拍控制在 120 秒以内。其中伺服驱动单元的 2kHz 频率响应和 20 位编码器确保电芯装配的微米级精度,而 NSF H1 认证的润滑脂则满足电池生产的洁净要求。
半导体洁净室应用方面,KMR iisy CR 机器人搭载的专用配件组合通过弗劳恩霍夫研究所认证,符合 DIN EN ISO 14644-1 Class 5 标准。其特殊设计的波纹管防护套件(IP67 防护等级)和低挥发润滑脂(蒸发损失 < 5%),可将运行过程中的粒子释放量控制在 0.1 个 / 立方英尺以下,成为晶圆搬运的理想选择。在 7 月上海有色压铸展上,库卡 DELTA 机器人搭配的 2D 视觉配件系统展示了从无序抓取到精准装箱的全流程自动化,视觉识别准确率达 99.7%。
绿色配件创新:全生命周期可持续设计
库卡在配件环保性能上实现重大突破,新一代 CP12 系列蓄电池采用高密度铅酸配方,其中 CP12120AC 型号容量达 12Ah,循环使用寿命较前代提升 40%,同时支持 95% 材料回收率。针对重型机器人开发的长效齿轮箱润滑方案,将维护周期延长至 24000 小时,减少 75% 的润滑剂消耗。这些绿色配件使库卡机器人整体碳排放降低 22%,助力多家客户实现碳中和目标。
库卡机器人业务事业部首席执行官 Reinhold Groß 强调:"配件体系的技术升级正在降低自动化应用门槛。通过 iiQWorks 工程套件的模块化设计,客户可轻松完成配件选型与调试,使机器人部署时间缩短 50%。"2025 年上半年,库卡配件业务以技术创新与本土化深耕的双重优势,为全球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提供了坚实的底层支撑。

了解更多—库卡机器人配件

